中国人从满大街穿同样的衣服,到人人都有自己的时尚观念;从中国设计师疯狂追赶国际化,到全世界爱上中国元素;中国T台从缺乏专业模特,到诞生“世界小姐”……我们用了30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对于一名时装设计师而言,是一整个青春年华,但对一个国家而言,实在是太快了。尤其是最近的十年间,随着财富的积累,审美的释放,中国不仅诞生了自己的高级定制服装品牌,还征服了世界时尚之都意大利、巴黎、纽约、伦敦的设计师们。
郭培,这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孩,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化为在服装上的演绎而享誉全球。在她眼里,诞生于自己手中的一件件衣服,见证了我们经济的繁荣,生活方式的改变。她说,“我们穿出了一个国家的崛起。”
郭培,第一个创立中国高级定制服装品牌,第一个在中国举办设计概念服装秀,第一个将中国服装设计带到全世界。她感谢时代赋予的礼物——自信,而自信,一向是艺术家最宝贵的东西。
[ 商报提问 ]
商报:一些年轻的中国设计师可能会觉得中国元素很土,您如何评价这种现象?
郭培:很多年轻设计师的作品都看不出国籍。曾经我也认为传统的东西很土,认为餐厅服务员才穿旗袍。这是每个年轻设计师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对外来的东西好奇,觉得“洋气”。但是,当我走过了意大利、巴黎、纽约、摩洛哥等时尚前沿城市,看过了那里的博物馆,也觉得非常美,但最终游历一圈之后,我发现,中国原来是最美的。我想,所谓的“走向世界”,是走向哪儿呢?哪儿能代表世界呢?这个地方为什么不可以是中国呢?于是,我在设计上开始回归到中国传统风格的运用,反而受到极大的关注和肯定。
商报:您怎样看待服装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郭培:服装是个媒介,能让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我特别希望传统嫁衣能够唤起新一代中国人对婚礼、对家庭和对社会的责任,希望自己的衣服能打动所有中国女孩,让她们想穿中国的嫁衣,而不再是西式的婚纱。
商报:时尚这个词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人的生活的?它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改变?
郭培:1982年我进入服装学院学习的时候,有一节课叫“什么是服装”,那时中国人不需要设计,更不懂时尚。“时尚”这个词的出现,是1993年一本叫《时尚》的杂志带来的。以前我们认为一个颜色是今年流行色,后来发现时尚是一种时下人们表达情绪的整体风格,现在我们明白时尚是一种生活方式。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不仅是富裕的生活、漂亮的衣着,更有精神生活与文化享受的思索。时尚能给人积极向上、追求美、追求善良的正能量。它可以改变人的观念,改变生活方式。这也是时尚产业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
时尚这个词,也代表了一批批从遥远家乡进入大城市逐梦的年轻女孩们,物质与心灵的成长。穿衣打扮这件事,伴随着她们的艰苦打拼、创业、立足与成功。这种角色认同,从最初的外在逐渐渗透到思想方式与生活理念。
商报:中国元素的服装是不是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郭培:今年我带着“中国嫁衣”受邀为摩洛哥时装周压轴,受邀到瑞士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年度慈善晚会走秀。全球商界大亨、政界首脑为中国高级定制服装所震撼,他们私下找到我,要带着自己的女儿到中国来做高级定制礼服。我认为,这是对中国服装的一种认可。
商报:您如何看待设计师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郭培:我刚毕业时为了做一件欧式大裙子跑到了人艺剧院去找灵感。我大概就是中国服装界第一个会做大裙子的设计师了。从封闭的时代走来,如果设计师够勤奋、有想法,就能轻而易举地走在时代的前头。因为设计师懂的东西比消费者更早、更多,这便是巨大的机会与潜力。到如今开放的时代,全球消费者都青睐“中国元素”,他们也早早接触了奢侈品牌。这些既是中国服装设计师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会。
[ 记者手记 ]
传递美传递温情传递正能量
郭培,是一个对美有着很多梦想的女人。
在采访的数个小时中,她很多次谈及“要把衣服做得美美的”。这个单纯而又可爱的目标,让她出色地完成了许多同行们看来非要“挨骂”的重大使命。比如,设计难度极大、修改过程极艰难的奥运颁奖礼服;比如创业之初新富豪们对她“天价”衣服的不解。她都用一个“美”字将困难化成绕指柔。
做高级定制服装为她展现了社会的缩影,也展现了人情冷暖。她目睹过老人推着坐着轮椅的老伴来做旗袍,为了兑现年轻时的一句诺言;也见过先富起来的一代女强人,希望定制一套柔美的家居服,改善自己在家人心中的形象。这些经历,让郭培对做衣服有了一种使命感,她要自己的衣服传递美、传递温情、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采访过程中,我们目睹了她光着脚跪在地毯上,拿着铅笔为试样衣的顾客在裙子上绘画图样。她对服装、对设计的投入与热情,总能让人忘记她是一位多么出色的大师级的设计师。曾有一位国际奢侈品品牌的设计师被她美轮美奂的工作室而感动,称这里比巴黎的任何一家高级定制工作室都要美,称郭培的服装制作工艺已经超过巴黎传统高级定制服装工艺,并惊讶于她在与顾客短短几分钟的交谈之内就能将设计图描绘在样衣上。他甚至私下对郭培说,“你要至少隔一天再把设计拿出来,那才显得更值钱”。
但郭培不能这样,快节奏的中国城市,繁忙的中国顾客,决定了她必须迅速找到灵感与创意。中国发展的节奏,造就了她的信手拈来,就如同造就了她的服装设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