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头条网LADYMAX|时尚影响力媒体-专注报道时尚商业

马可:无用怎么看都不像是时装或是一个品牌

来源:LADYMAX责任编辑:dodo时间:2013年03月31日 10:08

     彭丽媛的的服饰设计来自例外引起各媒体的热烈关注,此后有传闻称,彭的服装实际来自例外的姊妹品牌“无用”,“无用”系例外创始人之一、设计师马可打造,马可在前些年已与毛继鸿离婚。在一周之后,LADYMAX时尚网也第一时间得到了无用的声明 ,声明称背后的设计师就是马可。

 

马可:无用怎么看都不像是时装或是一个品牌
马可:无用怎么看都不像是时装或是一个品牌

 

 

《广州日报》最新的报道书面采访了马可,文章报道称,


这里是广东珠海的一处安静的老宅院,设计师马可的“无用”工作室就坐落于此。最近工作室内的电话铃声不断响起,邮件骤然增多。至今马可从未给媒体提供个人照片。本报《时尚荟》记者池倩倩曾2007年与马可面谈,在她的印象中,马可是一个不善言辞、敏感羞涩却带着几分执拗倔强的女子。

 

马可曾这样解释“无用”品牌理念: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是否有用甚至已成为我们做事情的前提,但眼前的有用和未来的价值往往不同,我想把人们眼中无用的东西变得有用,我想人们不再以是否有用作为取舍的原则。

 

以下是马可接受《广州日报》的部分采访内容:

 

广州日报: 此前“无用”工作室有承接高级定制吗?您为彭丽媛女士定制服装的过程是怎样的?

马可:这次为彭丽媛女士提供的部分服装是我首次尝试为专人设计,我对专人设计的理解是——符合设计师个人审美、价值观的前提下为特定对象所提供的适合其需求的服装服饰。我负责这次整体设计,制作由团队成员共同来完成。

 

 

问:有好友祝贺吗?您最欣赏的设计师是谁?

答:有一些(祝贺)。我最欣赏的设计师是大自然,它设计的70亿人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

 

 

问:有人说,这次彭丽媛女士着装为本土高端品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也可能使中国消费者盲目追求国外奢侈品牌成为过去式。您怎样看待这次引发的中国本土设计的发展机会?

答:好事!中国人可以正视镜子里的自己了。不久前有一个人问我:什么是“中国”时装?回答:穿起来像个中国人的服装。

 

 

问:在当下中国,一面是价廉低质的成衣到处飞,一面是富人对国外奢侈时装的狂热。作为设计师,您觉得有什么责任?

答:今天的时代中真正的时尚不再是潮流推动的空洞漂亮的包装,而应该是回归平凡中再见到的非凡,我相信真正的奢华不在价格,而应在其代表的精神。

我理解的设计师的责任包括三类,对于过去文化的传承责任,对于当下的道德责任以及对于未来的生态责任。道德责任是指设计师有责任不做过度的设计,仅恰如其分地表达,不过分地刺激人们的感官欲望而企图引发更多的盲目消费,以期更大的商业利益。设计师在社会上承担社会良知的角色,首要必备的素质是:诚实正直,不为利益名誉出卖灵魂。

 

 

问:从“例外”到“无用”,从高级成衣到高级定制,17年中,您个人经历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答:30岁以前是想明白“我”到底是谁,30岁以后是如何让这个“我”消失。

 

问:您如何描绘作为设计师的自己?

答:从大学毕业到2000年初的十年中,我了解到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不缺乏能够设计出时尚的,优雅的,性感的,漂亮的时装的设计师,但非常缺乏真正的服装设计师。在我的字典里,“时装”和“服装”这两个词的含义有天壤之别。

 

 

问:此前您曾强调“无用”是一个公益组织而非品牌,也非时装。这是为什么?

答:无用既无经营策略和商品企划,也没有目标市场定位和营业目标,更没有响应各种流行趋势,创建7年还没有开过一家专卖店,怎么看都不像是时装或是一个品牌。

 

 

问:您如何看待时尚产业的商业运作与公益性?

答:目前在中国,公益组织难以形成自己的造血能力。无用希望在此方向上做出尝试,无用并不排斥销售,有盈利才能把公益持久地做下去。  

 

 

问:目前微博上众说纷纭,例外与无用的关系。有人说“例外”搭了“无用”的顺风车,这两个品牌关系如何?您在其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答:“例外”为我和毛继鸿于1996年在广州创立的中国第一个设计师品牌,我在1996年~2006年担任例外设计总监,现任其艺术指导。我于2006年在珠海创建无用设计工作室,无用是一个致力于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的公益性团体,其目标在于通过手工精心制作的出品向世人倡导:过自由简朴的生活,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由。 


更多无用   设计师马可   的资讯